印度之旅(二)

2016年1月12日至15日
Donald Memorial Ashram的Joan's Haven外牆上,寫上了他們的格言:"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God; 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

Donald Memorial Ashram的Joan’s Haven外牆上,寫上了他們的格言:”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God; 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

引言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IPHC)差傳部邀請香港總監督伍山河牧師參與印度的堂會探訪旅程,總監督差派了香港區副總監督潘耀倫牧師參與,加入由差傳部長迦德立主教(Bishop Talmadge Gardner)率領的探訪團,於2016年1月訪印三週,遍踏IPHC遍佈印度南北的教會,並為最近於印度北部瓦拉納西(Varanasi)新落成的教會舉行獻堂禮。以下是潘耀倫牧師印度之旅的第二份報告。

行程

2016年1月12日(二)

今明兩天是「小休」,南印度的牧者會陸續從四方八面抵達Donald Memorial Ashram。”Ashram”是”centre of learning”的意思,它是整個地方的統稱,包括:Donald Memorial School、教堂、Hyderabad Bible College的教學大樓,以及名為Joan’s Haven的宿舍。早上只有差傳部長Bishop Talmadge Gardner (以下簡稱Tal)、區域總監 Rev. Russell Board (以下簡稱Russell Board) 和我在IPHC南印度總監督Dr. Moses Kumar(以下簡稱Kumar) 家中吃早餐。我在這早上認識了現任南印度的監督Dr Samuel Moses和他太太Smitha。Smitha是印度People to People事工的負責人,Tal對她評價極高,目前當地接受幫助的有150位孩子。

教堂正門是五旬節聖潔會立體的會徽。

教堂正門是五旬節聖潔會立體的會徽。

Kumar是個很有趣的人,今早他吃著雞蛋的時候,便與我們說起當年於和包括牧長伍山河牧師在內、在倫敦的聖經學院裡亞洲學生們的”Asian Kitchen”(亞洲廚房)。他們在深夜煮食,曾吃掉廚房裏所有雞蛋,結果當他以”Excellent”的成績畢業時,文憑上寫著的是”Eggcellent”。他說不知道牧長從那裏買來牛脷、豬腳等古怪的食材,只知道牧長那一手好咖喱一定是從他身上學來的。Kumar說起這些往事的時候,他的面容和笑聲盡是典型搗蛋學生的模樣。

下午Kumar先帶我們五位外賓參觀和介紹教堂的歷史。Kenneth Donald是首位前來南印度宣教的宣教士,整個校院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那段建堂的歷史充滿著神的恩典和帶領,以及人的勇氣和委身,雖然不是百分百聽到Kumar強烈印度口音的英語,但那故事依然使人感動。

然後Kumar帶Russell Board和我參觀宿舍,就是外牆上寫著標語的那座建築物,它與Hyderabad Bible College的教學大樓一樣,都是近年在WMM大力支持下完成擴建的工程。這三座建築物共有的其中兩個特色是那紅色的十字架,以及五旬節聖潔會的會徽,兩者均隨處可見;十字架固然是基督信仰的記號,而會徽則反映出南印度五旬節聖潔會對宗派的歸屬感。

Samuel Moses和Russell Board(左至右)在教學大樓二樓的圖書館。

Samuel Moses和Russell Board(左至右)在教學大樓二樓的圖書館。

雖然建築工程已完成,但其實宿舍和教學大樓內部還有很多需要。例如教學大樓二樓那間圖書館,仍未有足夠資金購置桌椅。他們現時有5,000本藏書(暫存在一樓的臨時圖書館),但其中不少書籍已很陳舊。依我看來有些書籍已過時,而他們亦缺少具分量及齊全的注釋書。

黃昏時分,Kumar安排了Samuel Moses夫婦帶我們五人以計程車逛逛Hyderabad,途上我和Samuel夫婦有更多分享,他們很感激張勁牧師在全球大會前對他們的款待。最終我們在Hi-tech City商場裏的Pizza Hut吃晚餐,不出所料,Tal與這幾天吃印度餐時的表現很不同,即時回復食量,而兩位印度朋友則叫了店內最辣的薄餅。


2016年1月13日(三)

今天是國際五旬節聖潔會「全球禱告禁食日」,南印度的教會因為要預備舉行未來兩天的週年大會之故,沒有在這天參與禁食。我則效法張勁牧師年前在這裏生活時的習慣,走到教學大樓的天台,拿了曾寶玲牧師預備的大堂祈禱會程序,在異地參與全球禱告禁食日。

下午2時至5時,Kumar、Samuel Moses、Tal和Russell Board為明天的大會進行會議,我亦參與其中。主要的話題是如何在這新舊領袖過渡的時刻保持教會的穩定,並討論如何協調區會(South India Conference)運作和他們按法例向政府註冊的社團組織(Pentecostal Holiness Church Administrative Association,簡稱PHCAA,他們稱這組織為Society)的運作。現任區會副監督Rev Solomon Raju也中途加入討論。

會議的結果是:由於PHCAA註冊時明文規定要組成七人的董事會,故此他們屬意在主席(估計Kumar可以獲選)及必須選出的秘書兼司庫之外,以區會監督(估計Samuel Moses可以連任)為PHCAA的副主席,另外再從南印度區會旗下的四個區域(Region)各派一人加入董事會。上述七人除Kumar外,會自動成為區會的六人董事會的成員。此外,PHCAA的主席則同時是南印度五旬節聖潔會的總監督(General Superintendent of South India)及主理主教(Presiding Bishop),區會監督(Conference Superintendent)同時背負著主教(Bishop)的屬靈職分。他們也同意,從這兩個崗位退下來的領袖,將會終身為主教。

我們也檢視了未來兩天的聚會安排。Tal向Kumar及Samuel Moses提議讓我在明天中午的大會中代替他講道,他們當然沒有異議,而我亦為這安排深感榮幸和興奮。

散會後Tal再向Kumar及Samuel Moses保證,WMM無意無了期帶領印度五旬節聖潔會,只想與他們保持合作伙伴的關係,在資源和人才培訓上,WMM會繼續支持印度五旬節聖潔會,但絕不會再派美國人出任他們的監督;宣教士仍會前來印度拓展福音事工,扶持本土領袖成長,但再不會在組織架構上凌駕於本土領袖之上;Kumar及Samuel Moses均對此表示感激。


2016年1月14日(四)

Samuel Moses致歡迎辭

Samuel Moses致歡迎辭

早上的聚會在10時正開始,教堂內大概有120人。Samuel Moses先致歡迎辭,然後是敬拜時間,我到這時才知道原來Kumar的女兒Smitha(與Samuel Moses太太同名)就是三人樂隊的歌手,而Kumar的小兒子Donald是鼓手,結他手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牧者。他們唱了四首詩歌,其中兩首有英文版,雖不是為我們而設,但有助我們投入其中,看來台下有超過一半本土的同工是懂英語的。

10時半至11時半的首堂信息由Russell Board主講,他宣講的經文是羅十二12;半小時的休息後便是第二堂信息,也就是Tal指派我代替他的那一堂,我宣講的經文是哈一1~11,鼓勵南印度的弟兄姊妹認定此時此刻就是我們起來建立教會的時候,而我們所做的一切事,皆為完成神的旨意而做。我也在講道時分享了遊覽聖經學院時的部分感受(詳見「隨想」),祝願南印度教會在他們的努力下,後來的榮耀比先前的榮耀更大(哈二 8~9)。

Tal替我拍的講道照片,由Samuel Moses翻譯;後為西教士Danny Williams。

Tal替我拍的講道照片,由Samuel Moses翻譯;後為西教士Danny Williams。

india-2-9下午就是他們昨日嚴陣以待的選舉時間。Russell Board是主持人。他先向眾人講解屬靈領袖和屬世的領袖有何不同:一、他們是神所任命的;二、他們是為教會服務的;然後他又解釋了選舉的程序和方法。按照昨日的決定,他們先以提名及一人一票的方式選出PHCAA的主席,然後以同樣方式選出區會監督,以及兩個組織的秘書兼司庫(由同一人出任)。選舉結果是:Moses Kumar、Samuel Moses,以及Solomon Raju三人,在完全沒有競爭對手、完全無須投票的情況下分別當選上述三個職位;他們的地位和教會的合一皆可見一斑。至於四個區域的代表的選舉,競爭也不熱烈,故很快便逐一誕生,而且其中兩位也是沒有競爭下當選。我們點票以劃「正」字為記號,他們的方式也十分相似,不過是先從左到右劃四棟,然後是左上到右下的一斜。india-2-7

6時30分至8時30分是聖經學院畢業禮,有15位獲得文憑的畢業生和約30位獲得證書的畢業生。Kumar的紫色博士袍很搶眼,而他的太太Dora這晚更是文憑畢業生之一。Tal負責講道,用1月9日在Ranni講道的同一信息,即徒三1~10,勸勉畢業生要:一、留心神的子民的需要;二、與神保持好關係;三、凡事奉主的名而做。畢業禮的程序很簡單,歷時約兩個小時,忙碌的一天也告一段落。

Russell Board向出席者講解投票機制,由Moses Kumar替他翻譯。

Russell Board向出席者講解投票機制,由Moses Kumar替他翻譯。


2016年1月15日(五)

這是在Hyderabad聚會的最後一天,聚會如常以敬拜開始。

Judith Williams簡單的問安之後是Danny Williams的講道。他分享的經文是林前三6~10,信息也很簡單,就是我們要為神建造教會,而牧者應該是「總工程師」。

小休之後Tal為這週年大會帶來一篇很有力的講章,經文是民十三1~2、25~33及十四6~8,題目是”Seeing the End from the Beginning”。他從迪士尼樂園的出現談到印度教會,大大鼓舞了在場聽道的人。他還說了一個美式足球的小故事,來演繹知道「神一直在觀看」的重要。這篇肯定是我認識Tal以來聽過他所講的最精彩的一篇道。

下午是區會及PHCAA的就職禮、四位牧者的按牧禮,以及一些Mission Worker的授職禮,Tal和Russell Board分別擔任上述禮儀的主禮人,Williams夫婦和我則一同參與為受按和受職者按手祈禱。整個聚會共兩個多小時,各人都有些困倦,但看見受按者和受職者眼泛淚光地接受使命,令我不禁為他們的生命能蒙神所用而滿心感謝,更想起即將在1月17日受按和受職的四位同工!india-2-10

下午聚會結束前,南印度五旬節聖潔會的長執代表教會向WMM獻上Global Outreach Offering,這場面在2013年的大會期間WMM的午餐會上我們已見識過。Tal說,南印度教會雖然仍有很多缺乏,但他們是除永光堂之外最熱衷於向總會作出回饋的海外教會;他們對總會的情懷實在難能可貴。

南印度教會獻上“GO” Offering的一刻

南印度教會獻上“GO” Offering的一刻

這一切都完成了、再經過一輪拍照後,Tal在閒談中再次打趣地說:”Timothy, it is the end of our second missionary journey. We still have two more!”

我向Tal提議請Kumar一家及Samuel Moses一家出外吃一頓飯,答謝他們連日來的接待,特別是Dora及Smitha兩位主教夫人。Tal也同意,雖然他不忘告訴我WMM已為我們的每日三餐作出特別奉獻。Kumar帶我們吃「中印fusion菜」,而那餐館竟然名叫Mainland China!出席者當然包括所有美國朋友,還有Danny Williams的助手、印度本土的同工Tony和他太太,以及去年才加入五旬節聖潔會的本土同工David和他太太,共有16位成人及Kumar極可愛的兩位外孫。

隨想

南印度五旬節聖潔會的事工

行程中分別向Tal及Russell Board詢問過南印度五旬節聖潔會的事工。若從金約瑟主教(J. H. King)在1910年前往印度宣教起計算,教會已發展了超過一百年;若從Kenneth Donald於1920年在南印度宣教計算,則2020年才是教會的百週年慶典。

整體而言,南印度的人普遍比北印度的人富裕,教育程度也較高,所以南印度教會在經濟上也比北印度教會優勝,有較多堂會可以自給自足,供養自己的傳道人。Kumar有天跟我們分享,很多年之前,他為自己的教會定下了四年計劃,在第一年支付他的薪金的25%,第二年50%,第三年75%,到第四年便全數支付;這是他為教會定下自養的目標,也要為後來者樹立榜樣,結果他當然達到了目標。他的教會目前約有250人,但由於不斷強化領袖的培育,他的心志是在不久的將來突破300人的關口!

南印度教會目前約有200間教堂,分為四個區域,而Samuel Moses更是植堂的能手。臨別之時他向我發出邀請,當我再來印度時,一定要前往他的區域Srikakulam(南印度東邊臨海的地區),看看他們將要開展的教堂,說時充滿信心。這幾天相處讓我感到Samuel Moses是個很謙卑、很安靜的人,但當他談到發展教會,便好像是另一個人,而且他亦擁有博士學位;南印度五旬節聖潔會真有領袖人才。

永光堂對南印度五旬節聖潔會事工的參與

這幾幅照片是從教學大樓拍下的,Kumar及Tal等多番向我說,這聖經學院及宿舍最終落成,永光堂的捐獻可謂舉足輕重。

教學大樓地下、一樓及二樓的石碑(左至右)。

教學大樓地下、一樓及二樓的石碑(左至右)。

當日參觀之時,看見聖經學院教學大樓地下及一樓奉獻的日期(2004年10月30日)與二樓奉獻的日期(2014年11月7日)相距了十年,有點扎心,並想:不錯,五餅二魚運動對總會的回饋是大的,但假如永光堂眾肢體當中那些在這運動上未盡全力的、甚至充耳不聞的肢體一同成長起來,為此運動、為自己的靈命認真起來,我們可以作出的捐獻便會更多,那麼這個屬靈大家庭裏有異象但缺乏資源的領袖和堂會便會更早分享得到我們的捐獻,可以更有效地實踐他們從神而得的異象,那豈不是件美事?求神幫助我,用最有效的方法與永光堂的眾肢體分享這體會,也求神感動每一顆聽聞這信息的心靈!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參與⋯⋯

與Kumar及Dora相處,深深感到他們對五旬節聖潔會及西教士們的感激之情。我相信神也喜悅他們那種飲水思源的情懷。其實在這方面,我們也深受牧長的感染和教誨,所以我們都懂得說那美國人以編織被子賺錢,為永光書院奉獻的故事,我也相信飲水思源是永光堂蒙神賜福的眾多原因之一。但在最後一個早上聽Danny Williams講道之後使我有此反省⋯⋯

午飯時間,印度本土的同工秩序極為良好。

午飯時間,印度本土的同工秩序極為良好。

不錯,在神的恩手裏,每一代人對教會也有所貢獻。歷代西教士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即使到今天,誠如Tal所說,西教士在開拓宣教工場方面,仍有他們的優勢,可以協助印度五旬節聖潔會的成長。然而,若論以神的話論造就信徒的靈命,我相信他們大有進步的空間(但願我這體會不帶半點狂妄或自以為是)。Danny Williams所用的經文,其實與他的信息沒有直接關係,而他最令台下聽道者有反應的是這句話:”You are more than you think who you are!”配合那種愈講愈激情、不斷提高聲浪的演繹方式,聽道者的情緒被帶動了,但我心中有個疑問:在靈命上他們所得的餵養到底是什麼?聚會完了、情緒平伏下來以後,聖靈有何渠道在聽道者身上繼續動工呢?若我們真相信聖道就是聖靈運行的軌跡,那麼我會認為這類型的講道方式本身但有改善的必要。我看這是講道習慣的問題,對部分西教士而言也是神學訓練不足的問題。當我見證著這群印度本土的同工山長水遠、穿州過省地前來,有些更因為空間不夠而要在聖經學院裏席地而眠,他們的誠意令人動容,若能有更豐富的真理的餵養,他們的旅程便不會枉費。

我想,永光堂的同工甚至平信徒有幸在香港接受良好的神學訓練,若眾人能加把勁學好英語,以英語講道或帶領查經,然後我們與WMM合作,派人前來這裏(或其他有需要的地區),以聖道作服事,讓本土的同工們得到真理的造就,這可能是我們可以在普世宣教事工上為神奔跑的另一段路。對那些同工及信徒而言,這參與更必定成為他們生命中莫大的祝福!